Search

【#轉角書摘:用衛星看歷史 🛰️】

「『太空考古學』......是什麼東西?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轉角書摘:用衛星看歷史 🛰️】

「『太空考古學』......是什麼東西?」乍聽「太空考古學」一詞,可能會覺得考古學的分支領域取這麼科幻的名稱十分荒唐可笑,好像是在找火星上曾有外星人居住的證據、或來自外太空的箭鏃、或什麼小綠人木乃伊。這些無疑會是太空生物學家(astrobiologist)有興趣的題材,但是事實上,太空考古學卻是一種透過太空中的衛星,回過頭將眼光投在地球上的學科。
.
藏在地球表面下的故事,它們斷斷續續不成篇章,考古學家的職責就是將它們哄騙勸誘出來,再織出完整文章。爐渣是金屬冶煉產業的副產物,密集出現的爐渣表示該處可能曾是工業區;如果發現細小石灰石屑片和骨骸碎片,表示該處可能曾是豪華墓園;大型石灰石碎片加上完整或殘缺的刻字石塊,表示該處可能有許久之前的宗教建築或宮殿。從衛星影像觀測這些地表下的秘密,就彷彿擁有了一雙全新的眼睛,來挖掘地底下的歷史故事...
.
臉譜出版 #書摘 #太空考古學 #歷史 #我在太空考古 #宇宙 #衛星 #衛星影像 #考古學 #埃及 #田野 #NASA #普羅米修斯 #納斯卡線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